穩定倖存者心理狀態(Psychologically Stabilizing Survivors)
搜救者或事件相關行動者的目標,是透過穩定倖存者來確保事件現場的安全。
除了需要優先提供醫療協助,你還可以提供以下的心理協助:
- 觀察倖存者來確認他們的反應狀態,並確認是否會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危險。
- 讓沒有受傷的人加入援助的行列。讓倖存者參與有目標性的活動,將有助於他們因應壓力。可以讓他們做一些有建設性的工作,例如整理物資。
- 提供情感上的支持。這不需要特殊技能,只需要平靜而安定人心的陪伴。提供情緒的安心支持,是事件相關行動者或陪伴者可以提供的即時服務。
提供情緒安心支持的方式:
- 互相介紹名字,問一些基本問題,像是:
- 提供這些資訊來讓倖存者感到安心:
- 針對這個事件,已經證實的現況。
- 目前針對倖存者能提供哪些協助,以及接下來會做什麼。
- 你可以做這些事:
- 讓倖存者保持溫暖。
- 讓他們握著你的手。
- 保持眼神的接觸。
- 保持耐心和同理心。
- 如果你需要離開現場去協助另一個人,請讓這個倖存者知道。
小提醒:記得,不是所有的互動都需要透過外顯的言語。有時候行動甚至比語言交流提供更多的支持,例如擁抱、點頭、拍肩,給予祝福或代禱,以及沉默地並肩陪伴、提供熱食等,都是適切的表達方式。 |
安慰倖存者的 5 個 T:
- Tea 奉上一杯茶水或熱飲表達關心
- Telephone 提供電話讓家屬聯繫家人傳遞訊息
- Toilet 有方便的洗手間使用梳理
- Talk 讓家屬有人傾訴心情
- Touch 適當地握手拍背或是擁抱傳遞關懷
心理急救(Psychological First Aid, PFA)是在災難後幫助兒童、青少年、成人和家庭的實踐。「傾聽、保護、連結」是 PFA 的其中一種方法,可幫助倖存者更快恢復健康。記得幾個原則目標:不問細節、不預設立場、不疾病化、不要傲慢、不要猜測、不要急著說話。
第一次接觸倖存者之前,請先禮貌地觀察情境、個體、或家庭,判斷不致於唐突或干擾時才開始接觸。最佳的接觸方式通常是提供實際協助(食物、水、毯子),詢問簡單且尊重的問題,再決定如何協助。做好心理準備,倖存者可能抗拒被接觸或情緒氾濫。
傾聽
仔細傾聽並專注在倖存者所說的話(以及他們怎麼表達)、他們的反應和現在的需求。
- 讓倖存者知道,如果他們願意談論,你很願意聆聽和討論。
- 理解有時候倖存者尚未準備好談論事件,或是他們沒有意願談論,這都沒有關係。
- 定期確認倖存者的狀態,了解他們的反應或需求是否改變。
- 透過口譯人員翻譯溝通時,看著協助對象說話。
保護
提供支持、鼓勵和安慰,讓倖存者感受到安定。
- 誠實回答問題,儘量消除他們的疑惑。
- 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是唯一有這樣反應和情緒的人。
- 提供談話的機會,但不要強迫。
- 告知他們現在已採取的安全保護措施和布建計畫。
- 注意環境中任何可能再次引起創傷的事情,如影像、味道、聲音等。減少倖存者與這些可能再次誘發創傷的元素接觸的機會。
連結
協助倖存者與朋友、家人或其他重要的人,在災難後重新恢復聯繫。這能夠提供正向的影響,幫助其恢復正常生活。
- 維持與倖存者定期的聯繫與互動。
- 協助他們找到需要的支持和資源。
運用同理心和倖存者溝通
傾聽,讓倖存者好好訴說。
- 運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來嘗試想像對方的感受。注意替代性創傷;注意承擔說話者的情緒。
- 傾聽對方言語中更深層的意思,仔細觀察非語言的溝通方式,例如肢體語言、面部表情、說話聲調。
- 換個說法來重述對方敘說的內容,確保完全理解他的意思,同時讓對方感受到你認真傾聽。
- 拋開預期心理,保持開放態度,接受安慰的過程會有不確定感和無法預期。
- 仔細聆聽,耐心等待,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,讓對方說想說的話。
- 接受自己可能幫不上忙的事實,但願意和對方一起了解、走過這個過程。
小提醒:倖存者如出現自殺傾向、狂躁,或無法照顧自己的行為,應轉介給專業心理健康工作者。 |
不該說的話
避免使用容易被誤解的詞句,如:
- 我懂,我知道/不要想太多 —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不可能了解,除非我們曾經有過相同的經驗。
- 別難過/放下吧/振作起來 — 倖存者有權利感到難過,而且會需要時間來舒緩情緒。
- 你很堅強/你會度過難關的 — 大部分的倖存者都不覺得自己堅強。
- 別哭了 — 沒有關係,可以哭。
- 這是神的旨意 — 向你不認識的人,對某事件賦予宗教意義,可能會冒犯或激怒對方。
- 情況還可能更糟/至少你還有⋯⋯/一切都會沒事的 — 只有當事人才能決定情況是否可能更糟,或是一切都會沒事。
以上這些詞句不僅無法提供安慰,反而可能引起強烈的負面情緒,或讓倖存者與你保持距離。
改說這些話
在進入對方的空間或展開互動前,請先徵詢許可。讓他們自己表達需求。可以使用下列的語句,來讓倖存者感覺到他們的感受是正常的:
- 我很遺憾你正在經歷這些痛苦/面對這樣的事情。
- 我很遺憾發生這些事情/這些事情讓你遇上了。
- 如果你願意,請讓我知道怎麼做才能幫到你、怎麼做才能支持你?
- 我無法想像你究竟經歷了多少/什麼。
- 如果有任何需要,請讓我知道。
- 我會繼續為你跟你家人禱告。
- 我知道什麼話都撫平不了你的哀痛,但我很關心你。
- 請你盡情地哭吧,沒關係的。
小提醒:
・ 學會適應對話中沈默的存在。不要為了避免尷尬而刻意說一些話。
・ 面對創傷和壓力反應,請務必尋求專業診斷與協助。 |